昆虫为什么趋光?与杀虫灯光的发射波长有什么关系?

昆虫的趋光机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我们与一些昆虫学家探讨过,为什么昆虫敏感的波段刚好在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过渡范围?我们知道,比紫光更短波长的光是紫外光,从这个波段开始更短的光线能够对物体的内部产生作用,比如不小于300nm的紫外线适量照射,会对人体有益;但再短一些就开始逐渐有损伤,到了253.7nm甚至可以起杀菌消毒作用。而昆虫喜好的波长大致在320nm附近以上。所以我们认为,昆虫的趋光应该与它们的某种生理需要有关系。

 我们在研究试验中还发现,调整光的发射波长,具有趋光反应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都有变化,有的在减少,有的则增加。这说明,每一种昆虫最喜好的光的波长实际有所区别;最喜欢的光,反应率要高一些;离开这个波长,反映率就会逐渐降低,直至没有反应。所以,杀虫灯诱虫光源的光谱宽一些是有道理的,宽谱诱虫灯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制造。

还需指出的是,杀虫灯引诱昆虫,是光在起作用,而不是所谓的“波”。因为光是一种含有一定能量的物质,而所谓的“波”不是任何物质,只是某些物质的运动形态而已;比如光、声、水、无线电等等;由于它们的运动,从而产生了光波、声波、水波、无线电波等等;离开了这些具体的物质,所谓的“波”根本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