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变景区,农田变公园 走进安徽广德

9月29日至30日,首届中国花鼓稻田文化艺术节在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花鼓村花稻农场举行,进行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考察广德的生态农业发展成就,切身感受广德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体验广德文化,品味广德乡土美食。

  稻田文化,乡土狂欢

  这里分布着童话故事、农耕文化、时空科幻、太极谜宫、动物世界、军事兵器等各大主题艺术景观,以稻草为原料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遍布稻田,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

  最有趣刺激的要数稻田太极迷宫,设计师把一座迷宫从书上搬到花田中,游客走进来,稻田的气息弥漫其中。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狂欢的地方,也是成人们放松心情的乐土。

  在文化节上还有稻田足球体验和稻田婚纱摄影等活动,向人们展示稻田文化的乐趣与魅力。据悉,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稻田艺术节还将点缀各类花卉、气球、动态雕塑等,增添更多的喜庆氛围,迎接四方游客。

  宣米飘香,源于自然

  广德生态环境优越,为传统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安徽稻可道公司负责人倪仁胜先生表示,此次中国花鼓稻田文化艺术节,既是“宣米”品牌创建的价值延伸,是为“宣米”消费人群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也是公司响应中央“三产融合”发展的体现。广德的生态稻米种植技术也在创新中不断求发展,科研人员先后探索出三大高效的稻米种植技术模式,它们分别为:稻鸭共育技术模式,也就是在稻田秧苗栽插一周后,每亩投放15只绍兴麻鸭,以稻田鸭控制农田病虫草害,不打农药,鸭粪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有效提高稻米品质;稻鳝鱼鳅共育模式,在稍作改造的稻田里投放适量黄鳝、泥鳅、杂鱼,稻田只能使用农家肥,以鳝、鳅、鱼来控制稻田病虫草害,不打农药,以提高稻米的安全品质;绿色生态技术模式,是将原来的“一稻一麦”种植结构转变为“一稻一肥”和“一稻一菜”的种植结构,利用绿肥和苔菜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恢复稻田生态,辅以太阳能杀虫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别样古城,风韵独具

  皖南出产的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可谓无人不知,现在皖南的广德又出产了大米中的一道精品——“宣米”,这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记者们在主办方安排下专门考察了广德东亭乡高峰村参观新农村建设。高峰村位于“中国竹子之乡”——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东南部,东南接浙江省安吉县昌硕故里鄣吴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高峰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卢湖竹海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文化古迹和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范例。

  此次长三角主流媒体走进广德,还考察了广德的卢湖竹海度假区。该度假区位于广德县城南郊,主要景点景观有笄山竹海、卢湖和甘溪沟等。三好之地,舌尖诱惑

  到过广德的朋友,都了解广德人对吃这一块非常讲究,也就是俗称的“好吃、会吃、能吃”,因而广德美食也吸引了很多外乡人群,有些甚至特意开车到广德品尝美食。

  广德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菜系。在我国原有的众多菜系中,每个菜系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像淮扬菜、川菜、粤菜等,但是这些菜系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有人喜欢鲜辣,有人喜欢清淡,有人喜欢以荤菜为主。广德菜在融合诸多菜系特点的基础上,自成一体,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菜系,这些都是基于广德拥有丰富而优质的食材。而说到广德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广德“四绝”:笄山竹笋、桐花鱼、沙河甲鱼和横山雉。

  广德笄山所产的竹笋,是竹笋中的佼佼者,曾为清朝皇室贡品,现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

  近年来,广德在发展特色饮食文化的同时还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在养殖业尤其是养猪方面占据全国第三的地位,在大上海市场,广德的养殖产品销售也一直是位列前茅。在其他养殖方面,以凤达鸡蛋为代表的云达禽业和溪强鸭业也是闻名遐迩。种类繁多的优良食材加上制作食材的手艺突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广德也因此获得了“三好之地”的美誉——食材好、手艺好、客源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