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在水稻应用中的效果对比怎么样?

20套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在水稻应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该项目区设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示范区(灯控区)和农民自防区(非太阳能杀虫灯灯控区),在2个区域内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水稻田块,采取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常规的病害防治措施。通过系统调查,比较其在水稻害虫防治效果、稻谷产质量、化学农药使用量、农户经济效益、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综合分析太阳能杀虫灯绿色防控示范区的防治效果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1 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效果 

  1.1 对主要害虫的防控效果 

  在水稻主要害虫危害高峰期对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民自防区,第3代白背飞虱平均虫量为1 820头/百丛,第4代为1 960头/百丛;而在示范区,第3代、第4代平均虫量分别为936、1 018头/百丛,分别下降了48.57%、48.06%。在农民自防区,第3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幼虫量为144头/百丛,第4代为162头/百丛;而在示范区,第3代、第4代平均幼虫量分别为87、95头/百丛,分别下降了39.58%和41.36%。在农民自防区,螟虫危害造成枯鞘株率平均为9.6%;而在示范区,平均枯鞘株率为3.8%,下降了60.42%。因此,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技术,能显著降低田间成虫基数和幼(若)虫密度,从而减轻水稻害虫的发生危害[3]。 

  1.2 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田间测产结果表明,农户自防区水稻平均产量达到7 764 kg/hm2,而示范区平均产量为8 748 kg/hm2,平均增产984 kg/hm2,增产率12.67%。另外,示范区减少了农药用量,从而降低了农药在稻谷上的残留,提高了稻米品质。因此,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并改善稻米的品质。 

  1.3 对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影响 

  农户自防区一季平均用药次数为96次/hm2,农药用量为2.834 kg/hm2;而示范区平均用药次数为63次/hm2,减少33次/hm2,农药用量1.497 kg/hm2,减少1.337 kg/hm2。因此,采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控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并降低化学农药用量。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农户自防区平均使用农药成本1 545.6元/hm2,而示范区平均使用农药成本为985.5元/hm2,平均节约农药成本560.1元/hm2。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平均少施药33次/hm2,节约用工成本547.8元/hm2。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平均增产984 kg/hm2,折合1 849.95元/hm2。因此,使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2 生态效益 

  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对天敌影响较小,以益控害,有利于生态平衡;大面积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减轻农药对农田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3 社会效益 

  在水稻上大面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除节约能源外,农药的使用量明显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增强了稻米市场竞争力;农药中毒事故明显减少,人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另外,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操作简便,一次安装多年受益,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深受广大农户的好评。

-